徐楓與湯君年的愛情故事

徐楓與湯君年的愛情故事,始於一場債務危機,卻因彼此的品格與韌性昇華為商界與影壇的傳奇佳話。這段跨越階層與世俗偏見的情感,不僅重塑了兩人的人生軌跡,更深刻影響了華語電影與上海地產的發展史。以下是他們故事的關鍵篇章:

---

### 💫 **一、命運交會:從「債務」到「承諾」的轉折**

1. **徐楓的困境**  

   - **替夫還債的俠女**:1970年代末,徐楓憑《刺客》《源》兩奪金馬影后,事業正值巔峰,卻因前夫以她名義借貸百萬並跑路,被迫扛下巨債。她主動聯繫每位債主,承諾「靠拍戲還清」,其中最大債主正是湯臣集團創始人湯君年。  

   - **直面債主的勇氣**:1979年,徐楓徑直走進湯君年辦公室,直言:「逼我坐牢對你沒好處,給我時間,我絕不逃債!」這份不卑不亢的擔當,瞬間擊中湯君年。

2. **湯君年的心動**  

   - **從好奇到欽佩**:出身上海的湯君年,彼時已是台灣地產大亨(年銷售額數億)。他本可強硬追債,卻被徐楓拍戲的拼命精神打動:她吊威亞摔得滿身青紫仍堅持不用替身,夏日酷暑、冬日寒凍中從不喊停。  

   - **默默守護的追求**:他常以「查賬」為由探班,送食物、用品,逐漸拉近距離。徐楓的韌勁與他白手起家的經歷共鳴,萌生愛意。

---

### ❤️ **二、打破世俗:玫瑰盛放的豪門婚約**

- **家族阻力與堅定抉擇**:湯家強烈反對兒子娶「離婚女星」,但湯君年力排眾議:「她替前夫還債的義氣,誰能比?這樣的女人值得託付!」最終以「不娶則斷絕關係」的決心說服父母。  

- **三萬朵玫瑰的誓言**:1980年5月,二人在香港舉行轟動全城的婚禮。禮堂鋪滿三萬朵紅玫瑰,創香港鮮花婚禮先河,象徵湯君年對徐楓的珍視。  

- **債務變聘禮**:湯君年不僅免除徐楓所有債務,更支持她息影後開拓新事業——這份尊重成為婚姻的基石。

---

### 🎬 **三、並肩征途:從影壇到地產的「俠侶」傳奇**

1. **徐楓的制片帝國**  

   湯君年看出妻子對電影的熱愛,1984年出資成立「湯臣電影公司」。徐楓以毒辣眼光製作出《霸王別姬》(1993年戛納金棕櫚獎)、《滾滾紅塵》《青蛇》等經典,將華語電影推向國際,更挖掘張國榮、鞏俐等巨星。

2. **浦東拓荒的膽識**  

   - **爭議中的豪賭**:1992年,湯君年考察上海浦東時,只見荒草泥濘。他卻斷言:「20年內,這裡將成金融核心!」徐楓雖覺「比拍電影還敢想」,仍全力支持丈夫押注全部身家。  

   - **俠女救場**:1997年金融風暴襲來,湯臣資金鏈瀕臨斷裂。徐楓動用影壇人脈,72小時內籌措2000萬港元,助集團度過危機。

---

### ☀️ **四、生死考驗:永失所愛後的「俠女」新生**

- **驟然離別**:2004年,湯君年因糖尿病併發症病逝,年僅56歲。彼時上海頂級豪宅「湯臣一品」即將開盤,徐楓強忍悲痛,在葬禮後半個月親自推動項目面世,將其打造成中國豪宅標誌。  

- **從崩潰到重生**:喪夫之痛讓徐楓一度抑鬱需靠氧氣瓶維生,但她最終為兒子與丈夫遺志振作,接任湯臣集團董事總經理。她改革業務、拓展版圖,將集團資產推至200億,並培養長子湯子嘉(內地業務)、次子湯珈鋮(香港業務)接班。

---

### 💎 **五、傳奇餘韻:俠骨柔情的時代印記**

- **金馬獎上的致敬**:2017年,徐楓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。張艾嘉頒獎時感言:「四十多年來,她始終是我們心中的『俠女』。」從銀幕到現實,徐楓以一生詮釋「俠義」——對承諾的堅守、對逆境的抗爭、對愛與責任的擔當。  

- **湯臣一品的精神圖騰**:今日的上海陸家嘴,湯臣一品玻璃幕牆映照黃浦江的流光。這座建築不僅是財富象徵,更銘刻一對夫妻以信任與膽識共創的傳奇。正如徐楓所言:「他(湯君年)的想象力比我更豐富,而我們共同相信的事,終成了現實。」  

徐楓與湯君年的故事,始於債務困局,卻因誠信、勇氣與相互成全,寫成一段超越時代的愛情史詩❤️。從片場血汗到浦東荒灘,他們以「俠侶」之姿並肩開拓,終將苦難淬鍊成不朽的勛章✨。

************

湯臣集團料中期除稅後綜合溢利增長最多7倍

湯臣集團(00258)發盈喜,預期集團今年上半年之股東應佔除稅後綜合溢利將較去年同期之1.0367億港元錄得大幅增長約6至7倍。

預期集團錄得綜合溢利增長,乃主要歸因於在回顧期間,集團位於中國上海市之一項住宅發展項目 — 湯臣君品第一期向買家交付物業後,確認可觀之銷售收益。

湯臣集團創始人徐楓(徐楓女士是香港著名企業家,湯臣集團已故董事長湯君年的遺孀)的兩個兒子——**湯子嘉**和**湯珈鋮**(湯子同),作為家族第二代接班人,一直備受外界關注。

湯臣集團的公子今湯臣一品老闆,是曾被哥哥張國榮極少批評過的人

湯珈鋮,1983年出生,本名湯子同。湯臣集團副主席、執行董事。其父湯君年是湯臣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,其母徐楓是上世紀70年代著名武打女演員。在其父去世後,被選為湯臣集團副主席及執行董事。雖然出身富足,但成年後的湯珈鋮絲毫沒有富家子弟的紈絝氣息。

1993年湯臣電影公司投拍了《霸王別姬》,一舉拿下國際多個大獎,此片讓世界見識了中國除功夫片以外還有文藝片,主演哥哥張國榮更是把風華絕代的程蝶衣演繹到了極致。因為這一層關係,讓當時還年幼的湯珈鋮與哥哥有了交集,而且是被哥哥張國榮進行了「愛的教育」。據張進戰在回憶中說:「……那天國榮喝醉之後,教訓了徐楓剛從美國回來的兒子,他發了很大的脾氣,說:你爸媽不容易,你有吃有喝,在拍戲的時候大家全都在大太陽底下工作,你卻說這說那抱怨天太熱,受不了,從小連這點苦都吃不了,怕這怕那,以後如何能有所成就?!這些錄象我至今還保留著。就在那時候我們看到張國榮單純的一面,沒有絲毫世故的表現。從那子,我知道張國榮是一個很正的人。」

湯珈鋮母親徐楓也曾說:「拍《霸王別姬》時,有一次我們吃完飯回去。1992年北京的出租車比較小比較舊。當時我兒子跟哥哥坐在前面,我和陳凱歌和另一個人坐後面,兒子就抱怨「為什麼車子這麼窄小啊?」哥哥就說「你不可以這樣的,小朋友有位置坐已經很不錯了」,不斷講道理給他聽。我兒子就覺得很沒面子。我就跟他說,哥哥又不是你的親人,他為何要對你講你不喜歡聽的話,他就是想你好啊,長輩或者朋友肯跟你講真心話,指出你的不是,才是真的關心你。你是投資這部電影的老闆的兒子,哥哥為何要對你講不好聽的話呢,因為他是真的對你好。那一次我永遠都不會忘記。」

成年後的湯珈鋮對哥哥當年的教育肯定是感激的,2003年9月12日,哥哥張國榮48歲,是他去世後的第一個生日,湯珈鋮出席了粉絲們主辦的紀念活動。

---  

  湯珈鋮因外形俊朗、性格內斂,早年被稱為“香港最年輕富豪”之一,甚至因低調作風被媒體比作現實版“花澤類”。他年輕時便進入家族企業,曾擔任湯臣集團副主席,主要負責金融投資和地產項目。

  - **商業能力**:外界認為他擅長資本運作,曾主導湯臣的海外投資,但近年較少公開露面,業務重心似乎轉向個人投資。

  - **公眾形象**:早年因母親徐楓的明星光環(徐楓曾是金馬影後)和家族背景備受媒體追逐,但本人極少炒作,口碑較為正面。

- **爭議點**:  

  部分輿論認為他相較於弟弟湯子嘉,在集團實際業務中的參與度較低,近年動態較少,存在感較弱。

---

### **湯子嘉**

- **務實派接班人**:  

  湯子嘉目前是湯臣集團的核心管理者(現任集團副主席及執行董事),主要負責內地地產業務,尤其是上海湯臣一品等標誌性項目。他被視為更貼近一線經營的接班人。

  - **商業表現**:  

    他主導了湯臣一品的高端定位營銷,並推動集團向多元化發展(如文化、醫療等領域)。不過,湯臣一品也曾因“天價豪宅”爭議和銷售週期過長受到市場質疑。

  - **風格評價**:  

    外界認為他作風務實,注重家族企業傳承,但相比其他香港豪門二代(如新世界的鄭志剛),創新性和突破性略顯不足。

- **爭議點**:  

  有分析指出,湯臣集團近年在地產領域的擴張速度較慢,可能錯失部分市場機會,但這也與家族“穩健保守”的經營理念有關。

---

### **共同評價**

- **家族傳承的挑戰**:  

  兩人均被視為“守業者”,在母親徐楓的指導下維持家族企業,但相較第一代的開拓性(如湯君年打造浦東地產傳奇),二代更多是延續既有業務。外界關注他們能否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突破。

- **低調作風**:  

  相比其他豪門後代的高調生活,湯氏兄弟極少捲入緋聞或負面新聞,公眾形象良好,但也有人認為他們缺乏“話題性”,不利於企業品牌年輕化。

---

### **總結**

湯子嘉和湯珈鋮的對外形象總體正面,以低調、務實為主,但也被部分輿論認為“保守”。兩人能否帶領湯臣集團在新時代轉型(如應對內地地產調整、開拓新產業),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漢尼拔三部曲》(Hannibal Lecter Series)